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7 20:51:32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主任王仁元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推動連續醫療服務過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是前提,質量是底線。浙江省圍繞實現“看病不出省”的目標,主要從三方面發力,確保轉診患者安全有保障,包括:服務鏈條“全周期”、上轉醫院“看得好”、下轉患者“接得住”。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星
11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強首診和轉診服務,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有關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發布會當天,《關于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加強首診和轉診服務 提升醫療服務連續性的通知》公布。
針對轉診服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提問:醫療安全是患者就醫過程中最關心的問題,浙江省有哪些舉措為患者做好轉診服務保障?
對此,浙江省衛生健康委主任王仁元表示,在推動連續醫療服務過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是前提,質量是底線。浙江省圍繞實現“看病不出省”的目標,主要從三方面發力,確保轉診患者安全有保障,包括:服務鏈條“全周期”、上轉醫院“看得好”、下轉患者“接得住”。
王仁元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服務鏈條“全周期”方面,強化基層健康守門人作用,做實家庭醫生簽約、健康咨詢、疾病篩查等日常管理服務,努力推動從“疾病診療周期”延伸到“全生命周期”。選擇腫瘤等一批重點病種,構建從重點人群篩查到專科復診,疾病診治、診后的全流程管理。加強體檢檢后的報告解讀、異常提醒、專科預約等跟蹤服務,做好患者診后管理與隨訪工作,為出院后需要繼續居家康復或者復診的患者提供連續安全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做到“出院不脫管”。
上轉醫院“看得好”方面,發揮三級醫院專科優勢作用,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有序擴容和均衡布局。依托專家團隊,加強疑難復雜病例的個案管理,為患者提供精準的治療方案,實現三級醫院門診和住院多學科會診全覆蓋,患者滿意度不斷提高。
下轉患者“接得住”方面,深化縣域醫共體建設,打造高水平的縣級醫院。目前,浙江省13家綜合實力最強的省市級醫院重點幫扶32個山區海島的縣醫院,每個縣都建成了標準化的胸痛、卒中、創傷救治中心和檢驗、影像、病理共享中心。圍繞常見病、多發病以及術后康復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推動縣鄉聯合病房建設,強化聯合查房、疑難病例討論、遠程會診等機制,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近三年,基層門診、住院的服務總量增長都在12%以上。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表示,檢查檢驗是醫療服務當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占比非常高的醫療行為。在不影響醫療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不同醫療機構間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有利于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利于控制醫療費用,提高醫療服務效率。
焦雅輝介紹,一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不斷完善相關政策體系,以推動檢查檢驗的水平趨同和結果互認作為工作目標。從掌握的情況來看,現在全國很多省份都出臺了相應的工作措施和政策。
“目前,全國有24個省份互認的項目超過100項,其中,北京、江蘇、浙江分別達到了481項、478項和443項。這個數據也在不斷動態更新中。”焦雅輝表示。
焦雅輝指出,各地積極推進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促進檢查檢驗結果跨機構、跨區域的互通共享,江蘇省實現了全省1966家公立醫療機構全部接入影像云平臺。浙江省互認系統覆蓋了所有的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包括鄉鎮衛生院。還有一些省份也在積極探索跨省的,也就是區域內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
比如,京津冀魯1100余家醫療機構納入跨區域互認的范圍,互認的臨床檢驗結果項目達到了60項。川渝兩地將935家醫院納入互認范圍,互認項目達到161項。
近期國家衛健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指導意見》。一方面鞏固既往,另一方面加強制度的頂層設計、強化技術支撐保障,為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提供條件。在加大政策的支持保障力度,深入推動工作落實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舉措。同時,在文件中提出到2025年、2027年和2030年要實現的目標。細化了包括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市域、省域、京津冀、長三角、成渝區域和全國層面的任務要求。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宣璋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