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 2024-12-10 17:50:54
今年以來,成都汽車銷售領域頻頻上新“首店”:
3月1日,西南地區最大的二手名車交易地標澳康達(成都)名車廣場開業;8月10日,全球首店項目寧德時代新能源生活廣場開業;10月1日,全國首家新能源汽車商業Mall成都深業車城開業。
龐大的人口基數、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以及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使得成都成為各大品牌開拓市場的首選之地。汽車銷售商業體“首店”紛紛在成都布局,也為城市帶來了全新的銷售場景與業態——成都的汽車銷售行業正邁向一個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的新階段。
“首店”紛紛落地成都
新場景、新業態重塑消費者購車體驗
作為全國首家新能源汽車商業Mall,深業車城融合新能源汽車新零售+交付+售后+車駕管業務+餐飲等配套商業模式。目前入駐品牌39個,開業2個月,累計銷售600臺新能源汽車,銷售額約1.3億元。
為何要打造“汽車商業Mall”這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成都深業車城項目負責人盧嘉寧說,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成熟,購物中心作為銷售平臺的一些局限性開始顯現。“商場的客流非精準客流,同時商場有著高昂的租金。因此我們也在探索新的營銷模式,尋找一種既能保持購物中心優勢,又不同于傳統4S店購物體驗的新商業體。”
“深業車城布局著整車展貿、汽車生活、金融保險等業態,同時,還將車管所服務納入其中,提供車輛上牌、辦證及檢驗等一站式服務。”盧嘉寧說,“此外,車城內設有餐飲區、VR體驗區及娛樂區,使得購車過程不再單調乏味。”
▲深業車城
主營業務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寧德時代則在成都布局了寧德時代新能源生活廣場全球首店,將新能源與新消費領域有機融合,打造全球首創“一站式”新能源汽車超市新零售業態。
“我們首次將企業展廳直接搬到了消費者面前,使用戶能夠直觀地了解新能源車中最為關鍵的部分——電池。”寧德時代新能源生活廣場總經理楊海波說,“同時,為了提供更優質的用戶體驗,生活廣場將不同品牌的車型集中展示,打造‘永不落幕的車展’。”
楊海波介紹,除了車輛展示外,寧德時代新能源生活廣場還致力于構建一個全面的新能源生活場景,讓用戶親身體驗擁有新能源車后的生活。“例如,廣場內設置了自主研發的零百加速體驗區,消費者可以在全實景5D模擬座艙感受駕駛體驗。此外,針對成都人熱愛戶外活動的特點,廣場還提供了戶外儲能設備展示,支持反向充電、太陽能電板補電等功能,讓消費者可以在戶外享受露營的樂趣,不受電力限制。”
▲寧德時代新能源生活廣場
西南地區最大的二手名車交易地標澳康達(成都)名車廣場推出了二手車買賣的一站式服務。“我們引入車管所服務站,配套售前、售中、售后全鏈路服務,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澳康達集團總經理助理孫汶強調,區別于國內很多城市,目前成都市允許企業設置制牌點,“在傳統的二手車交易平臺,消費者購車后可能要幾天后才能拿到車牌,但是在成都澳康達可以當場制牌上牌。”
孫汶說介紹,今年3月試營業后,公司每個月的銷售額均呈遞增態勢。“我們開業第一個月的銷售額是4000多萬元,截至目前,總銷售額已經接近7億元。”
▲澳康達(成都)名車廣場
“搶灘登陸”背后企業看中什么?
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更有優良的營商環境
多家知名汽車銷售商業體“首店”相繼入駐成都的背后,是看中了成都強大的消費潛力、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優良的營商環境。
“我們在項目啟動之初對成都市的市場環境和投資環境進行了調研,認為龍泉驛區受益于成都大運會的影響,東安湖片區開發前景廣闊。同時,龍泉驛區汽車產業有著厚實的根基。”盧嘉寧向記者談起選擇成都的原因,除了地理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外,成都的人口紅利與消費潛力也是項目考慮的因素。
在楊海波看來,成都憑借自身的發展態勢,吸引著人才、技術和資本的流入,成為企業布局西南市場的理想選擇。“成都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及增長率方面在全國名列前茅,這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基礎和發展潛力。”
優良的營商環境,是澳康達(成都)名車廣場選擇成都的重要原因。孫汶告訴記者,在項目的籌備、運營階段,許多必要的行政程序并非由企業主動前往相關部門辦理,而是由政府工作人員及領導主動上門提供指導和服務。他說:“同時,成都的消費者不僅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而且樂于消費,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體驗,這為高端汽車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深業車城
在成都不斷發展的進程中,企業們也深切體會到這座城市所提供的優良營商環境。
以成都市商務局11月16日發布的2024年成都市第四輪汽車消費獎勵活動為例,本次活動的亮點之一是購買二手車也能參加成都市汽車消費獎勵活動,這是成都首次為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發放補貼。
這背后,是澳康達提出的建議得到了政府部門的積極響應。在政府部門一次“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調研中,澳康達建議將二手車經銷企業納入省市以舊換新、汽車消費獎勵等活動。孫汶說,沒想到建議能快速實現落地。“‘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能夠打通企業發展的痛點與堵點,效率高、接地氣。能感受到政府對企業的扶持幫助,給了企業很大的信心。”
孫汶還說,成都澳康達的車管所服務站僅用一個半月的時間便成功開啟,而在一些城市,類似的車管所服務站可能需要近一年的時間才能建立。再比如,企業在成都開業之初,工作人員均從深圳調派過來。為幫助企業招聘員工,區人社局負責人來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和座談交流,為企業招聘和培訓本地員工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支持。“這些體現了成都在行政審批效率上的顯著優勢,也展示了當地政府部門對企業需求的快速響應能力。”
▲澳康達(成都)名車廣場
楊海波對此也深有感觸。“寧德時代新能源生活廣場的建設僅花費6個月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審批流程、消防驗收等各個方面,政府部門的速度都非常快。”
盧嘉寧則用“服務型政府”來形容自己對于成都營商環境的感受。“從投資規劃、項目開發、工程建設直至商場開業的全周期過程中都感受到政府的效率非常高,對于企業提出的問題都積極響應。”盧嘉寧說,“非常高興能夠來到成都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發展業務,成都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更為我們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受訪者供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