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1 15:21:21
每經編輯 肖芮冬
9月24日新一輪行情開啟以來,不少投資者都蠢蠢欲動,但是無奈行情太快還沒來得及上車,隨后A股就開啟震蕩行情。很多人開始舉棋不定,怕市場反復波動但又想開啟投資。
在這樣一個時點,還是想來說說【基金定投】這件事,或可以讓我們省心省力又省時捕捉市場行情。
1、什么是基金定投?有何優勢?
基金定投,即定期定額投資,就是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以固定的金額投資于某固定的基金,素有“懶人理財”之稱。
那基金定投有哪些優勢呢?
優勢一:長期投資,盡享復利效應。
平日的定投積攢,經過時間的累加,有望實現“滾雪球”的復利效應。
優勢二:攤低成本,分散投資風險。
定期定額的紀律性投資,可以分散投資時點,“燙平”市場波動。
優勢三:一鍵投資,無需糾結時點。
買還是不買?賣還是不賣?定投可以助你遠離“擇時”的煩惱。
優勢四:強制理財,資產聚沙成塔。
每月按照計劃,利用閑置資金“強制”自己投資,為長期做積累。
2、定投如何賺錢?
基金定投通過長期分批買入,在市場下跌期間可用低成本獲取更多的基金份額,攤薄整體投入成本。當市場回升時,或可以獲得盈利,以實現資產增值。著名的“微笑曲線”也就是這個道理。
3、基金定投應該什么時候開啟?
對于投資而言,成功的策略往往都是在熊市底部的時候逐步買入,未來在牛市巔峰的時候再賣出。但股票市場變幻莫測,難以進行預料,而定投一大優勢就在于無需進行擇時。
以中證A500指數為例,根據歷史數據測算,自指數基日2004年12月31日以來任意時點開啟定投,定投兩年平均收益率達16%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即使在高點開啟定投,也有機會獲利。根據測算,假設在中證A500指數歷史最高點6344.18點(2015年6月12日)開始進行每周定投,至2018年1月23日收益率就可以達到20%。所以,即使經歷了2015年股市的調整和2016年年初的大幅調整,定投仍可以賺錢。
所以對于開啟時間有擔憂的投資者,可以無需太過于糾結。何況當前政策處于逆周期持續發力期,疊加海外美聯儲處于降息周期,流動性持續寬松,對A股中長期行情仍可樂觀看待,當下開啟基金定投或可把握未來行情。
4、基金定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注意點1:長期堅持,保持心態穩定。
股市存在牛熊周期,漲跌是常態。有些小伙伴在定投初期遇到市場回調,可能會覺得“上當了”,定投的賬面總是處于虧損狀態,急性子的投資者可能就沒有沉住氣而止損了,浮虧變成了實虧,覆水難收。其實,只要長期堅持下去,耐心等市場回暖上漲,止虧為贏還是可以實現的。
所以基金定投屬于細水流長型投資,需要通過時間的積累來實現資產增值。用來定投的錢一定要是生活開銷和儲蓄保障外的資金,這樣在面對波動的時候才不至于心態崩掉。
注意點2:考慮止盈,落袋為安。
考慮到A股市場的震蕩格局,基金定投并不能無腦投下去,還是要在合適的時間止盈,落袋為安。都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在合適的時間止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里有幾個小方法跟大家分享:
(1)目標收益止盈法:在定投之前可以設立一個止盈目標,比如盈利20%,等到收益達標及時止盈贖回。
(2)估值止盈法:可以參考目標基金的歷史估值情況進行判斷,比如定投寬基產品可以參考上證指數的歷史點位和估值分位情況來判斷。在明顯高估或者市場情緒過熱的時候可以考慮止盈。
5、如何優選產品進行定投?
定投策略的目的是通過長期持有從而享受到市場整體增長的紅利。而寬基指數基金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捕捉市場的整體行情,因此它們更適合進行定投。定投寬基指數其實也是巴菲特老爺子力薦的投資方式。
這里給大家介紹一個較為合適的寬基——中證A500ETF(159338)、聯接基金(022449),優選A股核心資產,可能是更好把握A股市場整體增長的優質標的。
行業均衡、龍頭薈萃,中證A500有望更好表征A股市場
中證A500指數挑選了各行業市值較大、流動性較好的500只證券作為指數樣本,涵蓋了A股市場的核心資產,兼具價值和成長。權重行業分布與A股整體更一致,或是更好代表A股的大盤寬基。同時,幾乎所有三級行業龍頭都入選樣本,或真正實現了“龍頭薈萃”。
另外,中證A500指數降低了金融、食品飲料等傳統行業的權重,增加了新興行業的含量,如工業、信息技術、原材料、醫藥衛生等權重合計超60%。隨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入,經濟發展動力逐漸轉向創新驅動,新興產業占比逐漸上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資本市場結構優化,中證A500指數或更符合行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
中證A500指數自基日來大幅跑贏同類寬基指數
優先選取細分行業龍頭、聚焦行業中性的選股思路,使得中證A500成為兼顧大盤與中小盤、傳統與新興行業龍頭的優質資產集合,指數基日以來中證A500大幅跑贏滬深300 71.69%和上證指數200.99%,是定投的較優選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