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2 13:01:31
◎12月11日,萬物云在深圳舉辦睿見大會。董事長朱保全認為,物業公司應從物業管理升維資產管理,向能源管理轉型,全面擁抱AI,并構建與業主的對話平臺,形成定價體系。此外,他還提到萬科物業面臨價格限制瓶頸,需探討打開價格區間的能力。針對并購,朱保全認為并購是必經之路,但要做真實的并購,且并購整合很重要。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魏文藝
“從去年到今年的年報我都提到,房產持續下行,(物業公司)如果愿意主動換軌道,未來會有機會;如果不主動換軌道,未來的市場就不一定有機會了。”
12月11日,萬物云(HK02602,股價21.5港元,市值252億港元)在深圳舉辦睿見大會。萬物云董事長朱保全在會上表示,“換軌道” 并非輕而易舉之事,也需要先具備相應的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大會現場了解到,隨著一系列產品和業務動作的對外公布,萬物云未來三年的經營關鍵詞浮出水面。同時,萬物云還宣布與高和資本對外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擬共同創設社商基金,裝入持重資產。
“資產、低碳、AI”是朱保全對未來三年發展規劃總結的關鍵詞。他認為,萬物云需要從三個方面構建自身能力。首先,從物業管理升維資產管理,向上下游業務鏈延伸,服務不動產持有者。其次,向能源管理轉型,用三年時間成為不動產領域的節能先鋒。最后,全面擁抱AI,從人管人到事管人的能力轉型,希望在傳統組織里面能夠成為人工智能應用的先鋒。
在大會現場,朱保全還對物業行業的關鍵性問題、熱點問題作了觀點分享。此前,青島、重慶等地多個小區業主要求降低物業費一事曾引發市場熱議。
對此,朱保全認為,當今如何構建與業主之間的對話平臺,怎樣才能使雙方將事情明晰,何種價格對應何種標準,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同時,作為一家專業的物業公司,應當也有底線和標準。在此基礎上,物業公司與業主展開對話,形成一套基于服務頻次和服務標準的定價體系,這才是關鍵所在。
“萬科物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價格限制的瓶頸。當我們真正把市場打開的時候會發現,如果價格往2.5元以上走,空間會越來越窄,而如果往下走,空間才會越來越大。萬科物業具不具備這個能力,是否能夠真正打開自己的價格區間,這也是需要一起探討的話題。”
針對并購的話題,朱保全認為,從所有輕資產公司全球發展歷程來看,并購是必經之路。但資本擴張是把“雙刃劍”,過度則傷已。經過上一輪行業瘋狂并購的洗禮,這個行業不是說不能做并購,而是要做真實的并購。并購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同業還是異業,要么文化、要么IT系統,要么采購體系能夠深入到被并購企業,至少要有一兩樣能“直搗黃龍”的武器。
近兩年,“帶資進場”成為物業行業熱議的話題。所謂"帶資進場",行業內通常的理解是,在一些小區物業選聘或者更換的公開招標中,參與投標的物業公司會承諾在進駐小區時投入幾十萬元至幾百萬元,用于小區的環境、設施設備的整改,該筆資金或無償使用或與公共收益的分成相關聯,以展示自身實力,快速建立信任,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標概率。
有人認為“帶資進場”是市場行為,樂見其成;有人認為這是低端競爭手段,容易引發行業惡性“內卷”與價格戰,屬不正當競爭。
在朱保全看來,一個破敗的物業小區里面,如果沒有冷啟動,一定會越來越破敗,不要指望來一個軟服務的公司就能改變硬件,硬件的改變是需要資金的。要解決破敗的問題需要資金做冷啟動,物業公司不可能讓2000個業主集體湊份子去做,必須要通過一個快速的決策機制來做冷啟動,改善基礎設施,物業公司才能管好小區。
封面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