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3 07:55:58
每經編輯 張益銘
|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
NO.1 個人養老金制度推開至全國
12月1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自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試點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通知》指出,審慎確定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范圍,鼓勵支持商業銀行銷售全類型個人養老金產品。商業銀行要健全線上線下服務渠道,為參加人變更開戶銀行、領取個人養老金等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為理財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提供便利。
點評:《通知》的發布,標志著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鋪開,將增強居民理財意識,對金融行業尤其是商業銀行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此舉有望提升銀行業務多元化,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促進理財、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業務拓展。長遠來看,將有助于穩定預期,提高市場成熟度。
NO.2 首批85只個人養老金指數基金名錄曝光
12月12日,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證監會及時優化產品供給,今天已將首批85只權益類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目錄。納入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的首批權益類指數基金,涵蓋了滬深300指數等核心大寬基指數,也覆蓋了上證50指數等單市場、跨市場指數和中證紅利指數、紅利低波指數等風格策略類指數。產品類型包括了普通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ETF聯接基金。
點評:《通知》的落地,證監會快速響應,豐富了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特別是權益類指數基金的納入,將增強投資者對養老金投資產品的信心。此舉對基金行業是一大利好,有助于擴大基金市場規模,提升相關基金公司的市場地位。同時,對股市而言,長期資金的穩定流入預期將有利于提升市場穩定性,促進股市健康發展。
NO.3 存款利率下行,同業存單基金受熱捧
在當前非銀同業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同業存單利率相對更有吸引力,同業存單基金近期獲得了資金的熱捧。12月以來,貝萊德基金、農銀匯理基金發行的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基金均達到了50億元募集規模上限,并觸發比例配售。兩只基金均采用“末日比例確認”的原則給予部分確認,末日確認比例分別為73.36%、27.02%。
點評:同業存單基金的熱銷反映了市場對高流動性、穩定收益產品的需求上升,體現了資金避風港效應。對于基金管理公司而言,成功募集大額資金將增強其市場影響力,提升管理規模。同時,這一趨勢可能促使更多資金流向固定收益類產品,提高市場多元化程度。
NO.4 金融時報: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
央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多位業內專家認為,目前美元下行的可能性正在增大,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從內外部條件看,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年末隨著企業結匯增多大概率將企穩走升。
點評:《金融時報》的評論指出,人民幣匯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穩定,并可能走升,這反映了我國經濟的穩健發展。此消息可能增強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投資信心,對金融、出口等行業產生正面影響。整體而言,匯率的穩定預期有助于降低股市波動性,提升市場整體投資氛圍。
NO.5 歐洲央行決定將三大關鍵利率均下調25個基點
歐洲央行決定將三大關鍵利率均下調25個基點。這也是歐洲央行在今年6月宣布降息后,年內第四次降息。與此同時,歐洲央行警告稱,2025年歐元區經濟將僅增長1.1%,低于其9月份預測的1.3%。市場此前普遍預期歐洲央行將降息。
點評:歐洲央行再次降息,符合市場預期,顯示其刺激經濟增長的決心。此舉可能增強市場對歐元區金融股的信心,但對經濟增長的悲觀預期可能限制股市上行空間。整體而言,該決策對穩定股市情緒具有積極作用,但需關注其對不同行業板塊的分化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