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24 12:17:52
每經記者 肖芮冬 每經編輯 趙云
12月24日早盤,市場再度聚焦紅利資產,以港股紅利為主題的產品紛紛登上A股場內ETF漲幅榜。
其中,港股紅利指數ETF(513630)一度漲超2.4%,半日漲近2%;成交額達1.55億元。兩項指標均位居相似主題產品前列。50只成分股幾乎全線飄紅,中國石油股份、中信銀行、交通銀行、新世界發展等領漲;僅中廣核電力微綠。
Wind數據顯示,該產品近5個交易日內有4日資金凈流入,合計“吸金”5.24億元,日均凈流入額達1.05億元。截至本周一(23日)收盤,其產品規模達54.69億元,份額為43.69億份,均創上市以來新高。
資料顯示,該產品是目前內地規模最大的跨境策略指數ETF,若加上該產品的場外指數基金——摩根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基金,摩根旗下跟蹤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的產品總規模近66億元。
其跟蹤的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SPAHLVCP.SPI),截至本周一,年內收益率達到21.76%,跑贏恒生指數同期表現(16.63%)。而在分紅方面,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的股息率為7.66%,2023年成分股現金分紅總額達9926億港元。穩定、可期的分紅回報,將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投資體驗。
近期國資委發文提到,央企要將市值管理作為一項長期戰略管理行為,把提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強化投資者回報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有券商認為,伴隨港股情緒回歸理性,高股息紅利策略也漸漸回歸視野。
財通證券近期研報也指出,無風險利率不斷下行、保險等邊際資金入市,市場有望呈現大象起舞、紅利領跑的格局,同時賠率視角紅利性價比也已修復,當前央企紅利勝率端更強,前瞻布局可關注消費紅利+港股紅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