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29 17:02:11
每經編輯 段煉
當地時間12月29日,韓國濟州航空一架自曼谷出發的飛機在韓國全羅南道務安機場著陸時沖出跑道并撞墻起火。飛機上共載有181人,分別是乘客175人和機組成員6人。據報道,除2人獲救外,其余179人恐全部罹難。
據韓聯社報道,救援人員從飛機尾部進入機艙,曾一度救出3人,但有一人因傷重不治死亡。
△墜毀客機除機尾部分外已燃燒殆盡
總臺記者 唐鑫:在事故發生之后,韓國消防在現場展開救援,目前已有2人獲救。從現場救援視頻可以看到,事發客機現在是除了尾部,其余的部分已經無法辨認,是一個燃燒殆盡的狀態。
一幸存空乘恢復意識
完全不記得事故發生的情況
據央視新聞消息,韓國全羅南道消防署表示,事故中兩名獲救者均為機上乘務員。韓國消防部門表示,兩名幸存者在第一時間被送到事發地附近的木浦中央醫院接受治療。
據當地媒體光州日報報道,33歲的李先生是本次事故中其中一名幸存的空乘人員。目前,李先生已脫離生命危險。報道稱,在醫院恢復意識后,李先生完全不記得事故發生的情況,并問周圍的人:“我在哪里,為什么來這里?”
▲李先生被送往醫院
據他回憶,他在降落前一直坐在空乘座位上并系好安全帶。他只記得感覺到了地面的沖擊力,事后就沒了記憶。據現場視頻顯示,飛行員在起落架沒能成功放下之后嘗試“機身著陸”。著陸后,飛機未能盡快減速,從而撞到圍墻。而李先生在飛機上負責的是對后部乘客的服務,因此坐在后排空乘位置的他在事故中幸存了下來。
李先生左肩骨折,頭部受傷,但神志清醒。應他的家人要求,李先生將在29日被轉移至首爾地區一家大型醫院繼續治療。
一名木浦中央醫院官員表示,“他的癥狀可能類似于恐慌癥,但李先生主要擔心的是飛機上其他乘客的安全。”
事故客機2個黑匣子已找到
波音:向遇難者家屬表示慰問
韓國國土部交通部12月29日介紹,事故調查委員會目前已經回收了飛機的兩個“黑匣子”,也就是兩個飛行記錄儀,計劃對飛行記錄儀進行分析后進一步公布相關信息。
韓國國土交通部29日在記者會上說,當天務安機場客機墜落事故發生前,機場塔臺曾向客機飛行員發出鳥群沖撞警報。一分鐘后飛行員發出求救信號,求救信號發出2分鐘后客機墜毀。
據韓聯社29日報道,韓國務安機場墜機事故客機是在第二次嘗試著陸時墜毀的。
報道說,事故客機于曼谷時間29日凌晨1時30分從泰國曼谷起飛,原計劃于首爾時間29日上午8時30分抵達務安機場。該客機準備在務安機場1號跑道降落時發現無法正常著陸而復飛,并在第二次嘗試“機腹著陸”時墜毀。
影像資料顯示,失事客機在跑道末端仍然未能減速,與機場圍墻相撞后遭嚴重損毀并起火。韓國航空業人士普遍認為,飛機撞上鳥群導致起落架出現故障的可能性較大。
據悉,代行總統職權的崔相穆已抵達事故現場。他要求將人員搜救放在首位,表示政府全體成員正緊密合作,竭盡全力處理事故。?
當地時間12月29日,泰國機場公司(AOT)總裁革拉滴·吉瑪那瓦確認,當天發生碰撞起火的韓國濟州航空客機從泰國素萬那普機場起飛時,無論是飛機還是跑道狀況都沒有異常情況報告。
經確認,發生事故的濟州航空7C2216號航班的機型是美國波音公司的737-800,于2009年8月出廠,飛機機齡15.4年。波音方面表示,該公司正就務安機場事故與濟州航空保持聯系,并向遇難者家屬表示慰問。
專家解析“韓國客機起火”視頻:
為何減速系統未能發揮作用值得關注
據央視新聞援引韓媒消息,事故原因初步判斷疑似飛機降落過程中與鳥群發生沖撞致起落架沒有正常放下。“鳥群沖撞致起落架沒有正常放下”意味著怎樣的危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專家、《航空知識》主編王亞男在看過視頻后表示,是否發生鳥撞,現在還沒有定論。“現在只是報道(初步判斷的事故原因),我覺得最后調查是需要證據的。鳥撞有明顯證據,因為它在撞擊點上會留有血跡、鳥類身體的殘骸,包括羽毛等,這些都消失不了。即便是飛機解體了,這些痕跡仍然能找到。”
據王亞男介紹,飛機遭遇鳥撞,是近些年嚴重威脅商用航空安全的一類事故。但是近年來,鳥撞飛機很少直接導致慘烈的飛行事故和重大的人員傷亡,因為現代民用飛機有針對飛鳥撞擊方面的設計。
例如,在飛機的駕駛艙部位、在機翼的前沿,都做了防撞的設計;發動機即便到撞擊喪失推力,仍然可以依靠另外一臺發動機的動力維持相當長的飛行時間。所以鳥撞飛機很難直接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
然而,有一類情況對于飛行員的處置是比較苛刻的,就是飛機在即將降落或者剛剛起飛的低空低速階段。
這次飛機放下起落架準備著陸的時候,飛機的速度和高度應該都很低,突然撞擊鳥群很可能造成起落架的某些部件發生故障、變形,無法放下。此時,飛機就只能以沒有起落架的狀態接觸跑道。這意味著,飛機在接觸跑道以后,在具有比較大的動能情況下,飛行員無法通過起落架以及剎車來控制飛機的方向。
專家表示,視頻中,飛機的擾流片,包括機翼并沒有充分展開進行減速,這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由于撞擊鳥類造成了某種故障,還是由于飛行員的操控并沒有讓這些減速系統發揮作用,從而導致飛機的速度始終居高不下,最終沖出跑道撞擊了障礙物。這是之后的調查需要查明的。
飛機在沒有起落架的情況下直接接觸跑道,非常危險。此時,飛行員應盡可能把飛機的速度降到合理水平,同時,盡量控制好飛機與跑道接觸點的對應位置,這樣才能為飛機留下充足的空間,進行減速和緩沖。從視頻中,還不能確認飛機是降落在跑道還是某條滑行道上。總之,飛機前方的空間非常有限。
專家介紹,根據視頻,飛機即將接地的時候,一側的發動機突然噴出火光,這可能預示著飛機被鳥群撞擊的點不只是起落架,可能還包括一側的發動機。在這種情況下,一側發動機的推力突然銳減,會導致飛機在低速的情況下姿態發生巨變。飛機接觸跑道后,姿態極為復雜。這都為后面飛機沖出跑道,產生強烈撞擊埋下了伏筆。
在事故調查中,最為關切的兩個方向。
第一是飛機在即將著陸的時候,究竟遭遇了怎樣的險境?是鳥群的撞擊,還是幾只飛鳥的撞擊?撞擊的部位究竟如何?強度怎樣?導致了怎樣的故障?
另外,飛機遇到這樣嚴重狀況的情況下,飛行員的處置是否得當。飛行員通過正確合適的處置是否能獲得更好的結果。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紅星新聞、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