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5 20:26:27
春節作為年初重大消費節點,歷來備受重視。對成都而言,2024年社消零總額達10327.1億元,在“萬億”體量之上繼續穩中求進,不僅意味著新的一年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更需用“新”釋放消費潛力、撬動消費熱潮。開局關乎全局。兩位數的旅游收入增長背后,成都“掌握”了什么活力密碼?在“消費萬億城市”普遍承壓之際,其又該如何蹚出一條擴內需的新路徑?
每經記者 楊歡 余蕊均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魔童哪吒繼續“叱咤”春節檔。截至5日0時,3歲的“吒兒”正式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年輕的百億“影人”。與此同時,“孕育”這個魔童的成都也不遑多讓——
據文旅大數據綜合測算,春節假期,成都共接待游客1995.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72.1億元,按可比口徑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5.2%、12.1%,以“叫好又叫座”的成績,為“史上最長春節”畫下句號。
春節作為年初重大消費節點,歷來備受重視。對成都而言,2024年社消零總額達10327.1億元,在“萬億”體量之上繼續穩中求進,不僅意味著新的一年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更需用“新”釋放消費潛力、撬動消費熱潮。
開局關乎全局。兩位數的旅游收入增長背后,成都“掌握”了什么活力密碼?在“消費萬億城市”普遍承壓之際,其又該如何蹚出一條擴內需的新路徑?
458.24萬人次觀影,2.18億元票房——這是今年春節檔,成都電影市場“成績單”。從票房收入來看,不僅較去年同期增長45%,創下成都春節檔電影票房歷史新高,放眼全國,也僅次于上海、北京,位列第三,是毫無疑問的“票倉重鎮”。
在春節檔上映的影片中,《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最受成都觀眾喜愛,總觀影人次近250萬。其中不乏來蓉游客,第一時間走進影院追“大戲”。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歡 攝
作為成都“原生”動畫制作產業鏈的典型代表,據燈塔專業版預測,《哪吒2》總票房將達85.15億元,有望成為中國影史新的票房冠軍。而截至5日0時,“哪吒”系列兩部電影(注:另一部為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總票房已超100億元。
有人用“高開瘋走”來形容這部“成都造”影片。在一個爆款大片背后,往往蘊含著乘數級的消費效應,包括餐飲購物、衍生品的銷售開發等。
據了解,春節期間,僅太平洋直營門店的電影映前廣告就有十余個知名品牌企業投放,影院賣品收入也遠超同期,非票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超過15%。此外,成都影院還聯動“成都老字號”餐飲商家推出“跟著電影品美食”系列活動,消費者憑電影門票和餐飲消費小票互享優惠。
隨著電影院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娛樂設施、主題活動將更加重視導入這一“流量入口”,有望為觀眾提供更加豐富的消費體驗。
以新場景激發新活力,在成都過年的“N種方式”中,冰雪消費正在成為一張新“招牌”。
據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公布的數據,今年春節假期,西嶺雪山、天臺山等冰雪游熱門景區開展冰雪茶花季、冰雪溫泉嘉年華等主題活動,滑雪、泡溫泉、賞雪景、觀冰瀑等冰雪游度假場景吸引超20.6萬人次游客。
成都冰雪運動的火熱發展并非偶然。據統計,成都有各類冬季項目場館60多處,冰場面積約1.6萬平方米,雪場面積約7平方公里,參與冰雪運動人數超200萬,輻射人群超500萬。
圖片來源:資料圖
以目前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旱雪場——新都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為例,這里吸引了谷愛凌、蘇翊鳴等眾多國家隊選手前來集訓,2024年,該滑雪場接待游客達3.3萬人次。
廣東游客范先生的選擇邏輯頗具代表性。按照他的說法,西嶺雪山是距離廣東最近的雪場,氣溫也更適合南方人,所以今年春節特別安排了在成都“耍雪”的行程。據悉,西嶺雪山2024年進入雪季以來,吸引了大批滑雪愛好者,比2023年同期增長約3倍。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底印發的《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7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而作為南方唯一擁有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的城市,成都正加速構建冰雪經濟全產業鏈,打造南方滑雪的優選之城。
當然,成都攬獲“客群”的主陣地還在景區。官方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全市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1225.2萬人次、同比增長11%,景區貢獻的游客量超過六成,包括青城山-都江堰、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杜甫草堂、武侯祠等大IP,依然吸引力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多個景區今年還特別推出了贈送門票活動,一方面門票收入同比降低8.4%、錄得1.3億元,但通過此種“讓利”的方式,有助于降低“門檻”、增添人氣,也可帶來更多消費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事實上,隨著當前消費需求日益轉向“體驗”、消費者更加看重“價值”,文旅市場已然進入拼內核、比創意的新階段,好的文化創意產品往往更能吸引大眾,不只是“用腳投票”,還能“自掏腰包”。
一個例子是,2025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開展仿古祭祀、游喜神方、主題燈展等民俗活動,接待游客77萬人次,同比增長5%,而文創產品銷售收入達到211.75萬元,同比增長40%,展現出強勁的“吸金能力”。
而在總是“約滿”的各大博物館里,成都不忘穿越歷史長河,盡顯厚重底蘊與開闊視野。僅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通過古希臘大展、璀璨燈組等,把世界文明與中國傳統春節的喜慶祥和氣氛相融合,吸引到游客近22.9余萬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也是中國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后的第一個春節。
根據攜程發布的《2025春節旅游市場預測報告》,在最新施行的“240”新政以及2024年以來“免簽圈”的持續擴容作用下,入境游的高速增長成為2025年春節旅游市場的一大亮點。
成都顯然不想錯過這波“亮點”。這個乙巳春節,成都安排了非遺魚燈、非遺火舞、非遺皮影戲、非遺美食等多個非遺活動,吸引國際游客。
據文旅大數據綜合測算,春節假期,成都共接待入境游客1.6萬人次,同比增長200.7%,其中入境旅游團游客3596人次,同比增長49.6%。
圖片來源:資料圖
公開報道顯示,成都近來積極推動消費服務國際化水平提升和促進入境游便利化相結合,旨在通過提供更優質全面的“吃住行游購娛”服務,打造國際游客首選城市。
以入境支付便利化為例,成都通過構建“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支付體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務。目前,在春熙路、寬窄巷子等多個熱門旅游景點,銀聯、VISA、數字人民幣等多渠道支付途徑已成“標配”。
對于志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成都來說,早已不滿于成為外國游客的“熱搜對象”,更希望“近悅遠來”,開拓更多消費增量。這個春節,是一個新的開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