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5 21:05:02
◎2024年9月,保險業新“國十條”首次提出支持浮動收益型保險發展,指導保險產品向包括分紅險、萬能險在內的浮動收益型產品轉型,實現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隨著市場利率下行,壽險行業的大多數公司正在積極推動業務轉型,轉向發展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的思路。
◎一位壽險公司戰略發展部負責人在受訪時表示:“在我國當前的市場環境中,考慮到2021年后傳統健康保險銷售放緩的趨勢,以及2022年以來國內利率水平波動的情況,分紅型保險正逐漸成為緩解利差損風險,并支持保險公司實現長期穩健運營的理想選擇。”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廖丹
在國內壽險市場,分紅險一度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大約十年前,隨著普通型人身保險的吸引力增加,健康險產品保費降低,同時分紅險的市場占比逐漸回落。
當前,市場環境再度生變,分紅險“向下有保底、向上有浮動”的特質備受推崇,作為“保底+浮動”收益類型保險,分紅險既滿足了消費者對安全性與收益性的需要,也減緩了保險公司的利差損之憂。2024年9月,保險業新“國十條”首次提出支持浮動收益型保險發展,頭部險企紛紛表示“發力分紅險銷售”,多家公司明確提出“分紅險將在產品結構中占到50%”的目標。
誠然,在固定收益產品銷售慣性下,分紅險的市場接受度存在不確定性,但壽險產品轉型已是大勢所趨。近日,保通社開展“開年主打產品”系列報道,從八大壽險公司主推產品來看,六家押寶分紅險,顯示分紅險已經站上絕對“C位”。
無論是探路分紅險,還是堅守固收產品優勢,作為當前壽險市場的主流,這八家產品同臺競技,到底有哪些看點?接下來,保通社將帶你一覽全貌。
在過去幾年中,壽險行業主要以固定利率的增額終身壽險作為主打產品。從2023年、2024年的主推產品形態來看,八大壽險公司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主要形態,還包括年金保險、兩全保險等傳統壽險產品,部分產品也可以附加萬能險賬戶,享受萬能險賬戶結算增值。
2024年9月,保險業新“國十條”首次提出支持浮動收益型保險發展,指導保險產品向包括分紅險、萬能險在內的浮動收益型產品轉型,實現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市場利率下行,壽險行業的大多數公司正在積極推動業務轉型,轉向發展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的思路。
一位壽險公司戰略發展部負責人在受訪時表示:“在我國當前的市場環境中,考慮到2021年后傳統健康保險銷售放緩的趨勢,以及2022年以來國內利率水平波動的情況,分紅型保險正逐漸成為緩解利差損風險,并支持保險公司實現長期穩健運營的理想選擇。”
這一轉型思路在今年主推產品策略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八大壽險公司中,有六家公司主推產品從固定收益型保險,轉變為“保底+浮動”收益類型保險,其中,中國人壽的主推產品是從傳統年金保險,轉向分紅型年金保險。此外,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太平人壽、陽光人壽、泰康人壽今年主推產品均為分紅型終身壽險。
對于分紅形態的加入,保險業內人士認為,相比固定收益類產品,分紅險的紅利分配機制,能讓消費者共享保險公司經營成果。
但值得一提的是,紅利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對于這些新產品,目前尚沒有紅利實現率數據可以參考。實際上,要想達到理想的分紅水平,就要求壽險公司具備穩健的投資能力。從過往投資收益數據來看,上述六家主推分紅險的公司近三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在3.24%-4.41%區間,近三年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在3.17%-4.78%區間。
作為一款分紅型年金險,中國人壽主推的國壽鑫益豐年養老年金保險(分紅型)主打給付穩健、安全性高的特點。
所謂年金險主要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一次或按期繳納保險費,保險人以被保險人生存為條件,按年、半年、季或月給付保險金,直至被保險人死亡或保險合同期滿。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年金領取的確定性和長期性。這款產品延續了去年主打年金險的策略,還加入了“養老”和分紅的功能。產品面對75周歲以下人群,保障期限自年金領取年齡的生效日開始20年。交費方式可選擇3年期,男性可在60歲或63歲領取年金,女性可在55歲或58歲領取年金。
以平安、太保、太平為代表,多家頭部險企高管此前表示,預計分紅險的業務占比將超50%!這些公司開年主推分紅險又能否擔當重任?
先看平安人壽主推的平安御享金越(2025)終身壽險(分紅型)保險產品計劃,在延續“分紅型終身壽險+萬能險”形態下,提供了雙被保險人設計,如果父母之一和孩子同為被保險人,可延長當年度保額及現金價值的增長周期。在紅利領取方式上,該產品提供累積生息和購買交清增額保險兩種紅利領取方式。
再看太保壽險主推產品長相伴(傳世2024)終身壽險(分紅型),延續終身壽險的產品形態,產品特色均有意外豁免。即一張保單可保兩人,在滿足條款要求的條件下,其中一人意外身故或全殘可享保險費豁免,保單依然有效。同時推出的長相伴(至尊2024)終身壽險(分紅型)定位高端客群(起保門檻10萬元)。
太平人壽主推的“國弘一號”采用的是增額紅利方式,即在保險期間內,每年以增加累積紅利保險金額的方式,將盈余分配給保單持有人,增額部分也參加以后各年度的紅利計算,從而提升總體保單利益。在交費方式看,這款產品交費方式包括躉交以及3年、5年年、10年、20年交等多種,還支持月交保險費,減輕交費壓力。
開年以來,這些頭部險企都有明顯加碼分紅險的運作,希望通過首月的業務高點帶動全年的轉型任務達成。保通社了解到,多家公司首月分紅險新單保費均實現高增長,為一季度乃至全年分紅險達成目標銷售計劃奠定了基礎。
另外兩家壽險公司主推分紅險的公司也各具特色。陽光人壽主推的陽光璽B款(臻享版)終身壽險(分紅型)交費靈活性最高,消費者可以選擇躉交、3年、5年、6年、10年、15年、20年等交費方式;泰康人壽主推的泰康鑫享世家終身壽險(分紅型)紅利領取方式最多,包括現金領取、累積生息、抵交保險費和購買交清增額保險四種,也創新地加入了雙被保險人模式。
此外,新華保險、人保壽險今年主推產品仍延續了去年策略。目前,新備案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5%,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0%,新華保險主推產品形態為傳統終身壽險,保額按2.5%的復利逐年增長;人保壽險主推產品為兩全保險,具有保單整體交費短、領取快的優勢。
近期,保通社深挖了八家壽險公司的主推產品,并通過產品洞察、需求洞察、經營洞察等幾大視角,對各家產品進行詳細拆解。當八大產品同臺競技如同神仙打架,大家不免眼花繚亂。Deepseek的解題能力如何呢,于是我們和DeepSeek進行了對話,這些產品是否值得購買呢?
騰訊元寶(接入DeepSeek)告訴我們——
中國人壽主推的國壽鑫益豐年養老年金保險(分紅型)“適合55-60歲臨近退休人群,需確認領取年齡與自身養老階段匹配。”在匹配自身需求的同時,Deepseek還提醒消費者評估風險承受能力,“分紅險和萬能賬戶均存在市場風險,適合中低風險偏好者,避免將全部資金投入。壽險產品流動性差,需確保資金規劃周期與產品保障期一致。”
平安人壽主推的平安御享金越(2025)終身壽險(分紅型)保險產品計劃適合以下人群購買:“已有一定資產積累,追求長期穩定增值且能承受一定風險的客戶;需要終身保障+財富傳承雙重功能的人群;偏好與保險結合的多元化理財配置者。”Deepseek還提示消費者充分理解產品風險,避免將此類產品視為無風險理財工具。建議在專業代理人指導下,結合個人財務狀況和目標理性決策。
對于太保壽險主推產品長相伴(傳世2024)終身壽險(分紅型),Deepseek建議消費者:“結合自身預期壽命評估長期復利潛力。在交費方式上,建議躉交或短期交費可快速積累現金價值。“對于高端客戶,”考慮‘至尊2024’(起保門檻10萬元),享受更優質服務與潛在更高收益。”
太平人壽主推的太平國弘一號終身壽險(分紅型)“在財富傳承、養老補充和長期收益方面具有一定競爭力,尤其適合風險偏好適中、需求多元化的中高凈值客戶。”Deepseek還提示了專業咨詢的必要性,“詳細解讀條款中‘增額紅利復利規則’等關鍵內容,避免誤解宣傳話術。”
對于新華保險主推的榮耀鑫享智贏版終身壽險,Deepseek認為,“傳統型壽險的固定收益特性(如保證利益部分)具備吸引力,尤其適合厭惡風險的消費者。”同時也提示了收益的局限性,“雖然終身壽險的IRR穩定(2%-2.3%),但相比分紅險存在差距。”
人保壽險主推的金裕滿堂兩全保險產品“支持三年交費、七年滿期,滿足中短期資金配置需求可搭配萬能賬戶(結算利率2.5%-3.1%),實現財富長期增值。”但也提示消費者需理性看待萬能賬戶收益不確定性、流動性限制及條款復雜性,建議“結合專業財務規劃審慎決策。”
對于陽光人壽主推的陽光璽B款臻享版終身壽險(分紅型),Deepseek提示“終身壽險鎖定期長,提前退保可能導致本金損失”。并同時指出,該款產品“支持躉交或3-20年交費、保單貸款、減保等功能,增強資金流動性。”
泰康人壽主推的泰康鑫享世家終身壽險(分紅型)“憑借分紅收益潛力、靈活功能及公司穩健實力,適合作為長期財富傳承和養老規劃的備選工具。”同時Deepseek對條款復雜度進行了提示,“現金領取、累積生息等方式需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且分配比例與保單年度、交費方式等相關聯。”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657119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