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7 17:31:18
門店數字化龍頭漢朔科技(301275,SZ)發布A股發行結果公告。網上投資者認購數量為1,347.08萬股,認購金額為3.7億元,網下投資者全額認購。
同時,漢朔科技披露戰略配售情況,中國保險投資基金(有限合伙)、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惠科金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川奇光電科技(揚州)有限公司等共5家戰略投資者獲得配售,配售數量為844.8萬股,其中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設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直接管理的中長期資金中國保險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獲配股數最高,為253.06萬股。
對于高成長標的,資本市場也從不吝嗇表達它的偏愛,那么,被中國保險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等中長期資金青睞的漢朔科技有何獨特之處呢?
招股書顯示,自2012年創立以來,漢朔科技始終專注于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緊密跟隨國家在物聯網和零售數字化方面的戰略規劃,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出發點,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從而引領零售業的數字化革命,并在國際市場上確立了顯著的競爭優勢。
公司以電子價簽系統為零售數字化的起點,逐步發展出全面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實現了在零售數字化領域的全方位覆蓋。憑借其優良的產品性能、高效的交付效率以及優質的服務技術支持,漢朔科技在全球業務發展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當前,漢朔科技在全球業務布局上成就顯著,已服務全球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400家客戶。在歐洲市場方面,漢朔科技地位穩固,亞洲市場則獨占鰲頭,同時公司亦大力拓展歐洲與亞太以外的新興市場,并成功切入澳大利亞、美洲頭部客戶,新增市場對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貢獻度不斷提升,公司電子價簽市占率長期全球前三、國內首位。
豐富的產品矩陣、優秀的產品質量、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是漢朔科技在零售數字化轉型浪潮中占據優勢地位的核心要素。
自2013年以來,漢朔科技始終走在創新的前沿。公司已成功推出了多個系列總計超過40款電子價簽產品、并發布了超過20個系統版本的迭代升級,在滿足客戶從基本功能到高級特性全范圍需求的同時,極大地提升了產品的用戶體驗和穩定性。以其核心產品Nebular系列為例,在并發量、價簽商品匹配時間、大規模更新速度等多個性能指標上均優于競品。
公司于2020年、2023年先后推出電子價簽Nebular與Polaris,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對同行業競品的產品力競爭優勢。Nebular搭載ESL專用SiP芯片與新型工業級柔性電池,采用全新的設計架構、先進制程及加工工藝,支持公司最新一代信協議,在顯著提升集成度的同時進一步降低功耗,以突出的產品可靠性與耐用性支持完成冷藏與常溫全場景的覆蓋;Polaris采用多色顯示模組,顯示效果與屏占比得到大幅提升,支持客戶結合運用場景自主選擇鏡片設計,在新增可更換電池設計的同時兼顧了產品尺寸的輕薄。自推出以來,Nebular、Polaris獲得市場客戶的廣泛認可,2020-2023年,公司Nebular產品銷售收入從1,028.81萬元增長至208,312.80萬元,復合增長率達到487.21%;Polaris上線當年收入不足1,000萬元,而在2024年1-6月銷售收入已快速增長至30,208.86萬元。
快速的產品更新迭代意味著漢朔科技能夠及時響應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的變化。
依托電子價簽的產品技術基礎,近年來,漢朔科技不斷加強研發投入,拓展全套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及服務。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產品技術、客戶拓展和服務體系等業務基礎。
在產品技術方面,漢朔科技已經形成了一支專業過硬的研發團隊,研發人員近三百人,職能覆蓋通信協議設計、核心算法、嵌入式軟件、系統軟件、結構/平面設計、電路設計、SaaS運維、AI產品等方面。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均擁有多年的數字化產品及解決方案技術研發和管理經驗,對行業關鍵點有精準的掌控,對無線技術、硬件研發、云計算、大數據及相關領域技術發展趨勢有深入持續的研究,對客戶業務需求有深刻的理解。
良好的研發團隊建設和產品技術基礎為漢朔科技門店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全面升級提供了人才和技術保障。近年來,漢朔科技各類技術研發成果快速增加。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取得的技術成果合計361項,包括授權專利316項(含境外發明專利48項,境內發明專利68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5項。此外,公司為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會員機構,作為主要單位參與了國家標準計劃《物聯網電子價簽系統總體要求》的編寫,在行業內具備較強的技術話語權。
常年占據著行業技術領域制高點和快速的產品迭代,讓漢朔科技始終走在行業前沿,引領行業發展并形成牢固的競爭壁壘。
隨著漢朔科技持續研發投入,公司未來將取得更多技術成果。公司將技術研發成果用于產品開發,在產品應用落地后又通過客戶使用反饋來推動底層技術與產品的進一步創新,從而實現研發創新與產業融合的良性循環。
相較于傳統電子價簽廠商,公司通過快速的產品迭代升級,不僅在功耗、通信效率、顯示效果以及系統可靠性等硬件產品性能上構建了較深的護城河,更依托于全面的技術積累,實現了覆蓋智能硬件、物聯網系統、云服務的業務布局。
目前,漢朔科技已成長為一家圍繞零售門店數字化領域,以電子價簽系統、SaaS云平臺服務等軟硬件產品及服務為核心的業務體系的綜合性零售門店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無線通信協議方面,公司自主研發的廣泛適用于各產品條線通信及數據傳輸的HiLPC協議,集成動態喚醒、協同跳頻、精準定位等智能算法,構建可動態伸縮、實時調度的網絡架構,實現抗干擾和吞吐能力強、并發量大、低功耗等優勢,可保證通信系統運行更加流暢、穩定。公司最新一代HiLPC協議可實現單門店承載數百臺蜂窩網絡基站設備,單基站每小時更新60,000片次電子價簽設備,在并發量上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在系統軟件開發方面,漢朔科技基于HiLPC協議開發的電子價簽管理系統采用高可用負載均衡集群技術,可將密集區域電子價簽均勻分散注冊在周圍的數個基站,實現密集區域多基站同步更新,大大提升了電子價簽響應與更新效率,并為系統云部署提供了技術支持;面對差異化的下游應用需求與不同系統之間的信息孤島問題,公司還開發了All-Star物聯網數字化平臺,通過靈活的模塊化集成方式賦予零售客戶快速建立物聯網設備的管理能力,為客戶提供從物聯網設備管理到數字化運營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在聚焦零售領域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漢朔科技持續關注對多元場景的拓展和延伸,并逐步將基于無線通信技術和智能軟硬件產品的核心能力復制到智慧辦公、智能制造、智慧餐飲、物流倉儲等多元業態領域中,且在多個業態內都已成功實現項目驗證。
此外,公司于2022年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旨在通過科技創新助力行業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并與合作伙伴共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未來公司將不斷加速創新產品和技術的產業化落地,持續為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與綠色化轉型升級賦能。
整體來看,通過持續研發創新和橫向拓展深度整合,漢朔科技已經構建了從端到云的電子價簽終端及軟硬件系統產品生態,形成強勁的競爭壁壘和長期的競爭優勢,在數字化浪潮下,漢朔科技不僅可以發揮已有的技術、產品、市場優勢,保持自身長期高速增長,同時可以憑借在零售數字化方面的長期技術和經驗積累,構筑更為廣闊的智慧生態,后續發展的確定性極強。
零售業是經濟重要支柱,全球市場規模穩步增長,零售行業數字化已是大勢所趨。在數字化浪潮的席卷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期望發生了顯著變化,他們期望在實體店內獲得與在線購物一樣快速、無縫的體驗,這也加速了零售業的數字化變革。
近年來,全球零售業數字化門店的滲透率持續增長,但仍處于較低水平,根據沙利文的統計,2020年全球零售業數字化門店的滲透率為0.004%,規模達到64.5億元,滲透率較2016年時0.002%已增長一倍。
根據德勤發布的《2021年全球零售行業展望》,全球范圍內88%的受訪零售商表示將加速投入零售的數字化。未來,隨著全球各大零售商對于數字化戰略的重視及收入的增加,預計全球零售業數字化門店的滲透率將有較快增長。
電子價簽作為實體零售數字化的重要物聯網終端,日益受到實體零售商的追捧,近年來市場應用持續增長,當前已經達到350億,2024年至2028年復合增長率為13.2%。結合全球主要大型零售商門店及SKU數據測算,若假設每單位SKU對應一片電子價簽,全球零售業電子價簽容量將超過92億片,若按40元/片平均單價測算,電子價簽市場規模將達到3,700億元,仍有十倍以上增長空間。同時,下游市場對零售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也在持續催生。
零售行業數字化建設呈現自上而下、自總部向門店推動的特征,行業頭部企業均為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引領者并具備高確定性的數字化部署需求,漢朔科技通過聚焦優質大客戶的經營戰略,目前已經與Auchan、Ahold、Aldi、Woolworths、LeroyMerlin、Metcash、華潤萬家、多點集團等國內外零售頭部企業形成戰略合作關系,穩定、優質的客戶資源為漢朔科技業績持續增長夯實了根基,憑借著豐富的客戶資源,存量客戶方面不僅客戶采購訂單滾動積累,帶動收入持續增長;電子價簽進入存量替換期,還會進一步形成換新采購需求;與全球大客戶的合作也有利于驅動公司取得更多的新增客戶和市場份額。
在行業成長空間廣闊的背景下,漢朔科技率先上市后,其技術、新產品驅動優勢、客戶開拓優勢將充分發揮,公司將在歐洲市場擁有更強競爭力、新興市場藍海可以快速拓展形成先發優勢,亞洲市場則將有很長的市場獨占期,并長期引導和帶動行業發展趨勢,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和技術創新,推動門店數字化產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繁榮。
換而言之,在未來,門店數字化的發展以及市場空間的上限,或許很大程度將取決于漢朔技術更新和產品迭代。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