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1 08:36:40
昨日,恒生指數跌逾2%,恒生科技指數跌逾3%,港股熱門的大型科技股多數下挫。
1月中旬以來,恒生科技指數、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累計漲幅一度達45%,在主要市場中遙遙領先。
本輪港股上漲,主要有三個原因。DeepSeek、機器人、AI等新經濟的出現是最為直接的催化劑,中國科技力量不斷崛起,海內外投資者重估中國資產、做多中國資產的信心也在不斷提升。
其次,一系列高頻數據顯示我國宏觀經濟總體平穩。根據彭博一致預測,港股主要寬基指數ROE、ROA等關鍵財務指標今明兩年有望進一步改善。
此外,海外央行開啟降息周期,宏觀流動性環境整體較為友好。南下資金去年開始大幅凈流入港股市場,今年再度提速,開年至今累計凈流入規模已超3900億元,遠超前幾年同期水平,是本輪港股行情重要增量資金來源。
當前,港股主要寬基指數估值尚處較低區間,并未達到極端水平。截至3月19日,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PE估值分別為22.9和25.3,分別處于近5年27%和33%的分位數。雖然經過一輪上漲,但目前騰訊、阿里、小米、美團等龍頭企業估值仍普遍低于美股科技龍頭。
在中國經濟回升向好、上市公司盈利觸底回升、流動性環境整體友好、科技產業邏輯催化等邏輯支撐下,中國資產吸引力有望持續提升,推動港股市場行情繼續向好。
恒生互聯網ETF(513330)跟蹤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一鍵布局港股上市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涵蓋快手、美團、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網易、百度等大型互聯網公司,前五大成分股占比超60%,銳度極高,指數AI含量高達97%,DeepSeek含量達86%,是投資者布局AI+互聯網核心資產的好工具。(聯接A類:013171,聯接C類:013172)
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跟蹤恒生科技指數,深度聚焦AI產業鏈的上中下游,覆蓋了AI芯片、云廠商、大模型、AI端側、AI應用等熱門領域,含阿里、騰訊、小米、美團、中芯國際等中國科技巨頭。從底層邏輯來看,當前處于AI技術周期起點,恒生科技成分股占據先發優勢,有望持續壟斷AI相關領域。(聯接A類:013402,聯接C類:013403)
【其他相關ETF】
消費龍頭——港股消費ETF(513230)
醫藥龍頭——恒生醫藥ETF(159892)
核心寬基——恒生ETF(15992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