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對話丨短劇VS音頻:視聽爭奪戰中,“耳朵經濟”如何進化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8 21:32:30

在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AI音頻主題論壇上,行業頭部企業、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AI技術對音頻行業的變革影響。AI正重塑內容生產與傳播生態,推動個性化定制和多語種翻譯等創新應用。蜻蜓FM CEO陳強表示,短劇熱潮促使知識付費進入3.0時代,通過短視頻敘事邏輯重構知識傳播場景。陳強認為,音頻的“伴隨性”與短劇“沉浸式”并非零和博弈,而是錯位互補。

每經記者 杜蔚    每經編輯 魏官紅    

當短劇以“沉浸式”體驗席卷10.91億名網絡視聽用戶時,網絡音頻行業深切感受到了變化。

3月28日下午,在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一場圍繞“聲智未來:AI驅動的聲音革新與文化共振”的AI音頻主題論壇吸引眾多行業頭部企業、專家學者討論。

作為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深度合作媒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當下,人工智能(AI)技術正在對內容生產與傳播生態進行重塑,為“耳朵經濟”注入澎湃動能。

蜻蜓FM CEO(首席執行官)陳強認為知識付費進入3.0時代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AI技術成為音頻產業躍升的新引擎。近年來,播客、有聲書等業態蓬勃發展,AI技術的應用讓個性化內容定制、多語種即時翻譯、虛擬主播交互成為可能,極大降低了創作門檻,釋放創意潛能。”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副司長范潔在論壇上指出,AI技術還能突破語言壁壘,以更靈活的方式觸達全球受眾。

那么,面對短劇的爆發式增長,音頻用戶會被嚴重分流嗎?與此同時,長視頻平臺也在跨界加碼播客業務,這是否會讓傳統音頻平臺承壓?雖然生成式AI降低了音頻創作門檻,但對于內容參差不齊等問題,平臺該如何應對??帶著這些疑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活動間隙專訪了蜻蜓FM CEO陳強。

短劇促使音頻“進化” 知識付費邁入3.0時代

爆發式增長的短劇,正在快速搶奪視聽用戶的時長,音頻行業頭部公司蜻蜓FM也感受到了這一沖擊下行業的變化。

“短劇的火熱,促使知識付費提前進入3.0時代,即短視頻時代。”陳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知識付費1.0時代是“流量紅利時代”,凱叔講故事、樊登讀書、十點讀書等快速崛起;2.0時代為“平臺時代”,出現了蜻蜓FM、喜馬拉雅等在內的一些資源平臺;伴隨“短劇時代”的到來,知識付費進入全新的3.0時代。

陳強直言,當短視頻成為內容消費主流,音頻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形態。“我們嘗試對馮唐、楊瀾等個人IP(知識產權)進行‘強孵化’,通過‘故事化’包裝,用短視頻的敘事邏輯重構知識傳播場景,進行更大范圍的推廣和變現。”據透露,蜻蜓FM以文化名人馮唐為核心IP孵化的“成事不二堂”2022年創辦后,已上線2萬分鐘的節目,吸引70萬位付費用戶,目前核心業務收入已達2億元。

AI音頻主題論壇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音頻的‘伴隨性’與短劇的‘沉浸式’并非零和博弈。”陳強表示,“我們是‘聽’的屬性,所以對用戶而言,屬于‘第二十五小時’。比如,戴耳機或者在通行路上時,不能看的時候才會用聽。”

最新發布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在2024年底達到10.91億人,網絡視聽行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長6.1%至1.2萬億元。其中,我國網絡音頻用戶規模穩中有升,達到3.35億人。

在談及B站、抖音等長短視頻的跨界者也紛紛加碼音頻相關業務時,陳強表示:“它們的播客業務更像是內容填充劑,而真正的音頻玩家深耕的是情感聯結與認知升級。我們之間是有明顯區別的,正如小宇宙吸引的是一線城市文藝青年,我們服務的網絡音頻用戶,更多是有聲書聽眾,會更下沉。這種分層結構,讓跨界競爭變成錯位互補。”

此外,陳強認為,傳統的音頻平臺在內容深度和專業性上更具優勢,“目前真正意義上能夠把播客做深的,只有專業玩家”。

AI驅動聲音變革 但亟須建立“內容篩選金字塔”

“AI技術幫助我們解決了頭部IP的單位時間約束問題。”陳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舉例說,通過AI,平臺不再依賴于馮唐每天親自錄制內容,而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內容的持續更新和傳播。“這不僅提高了效率,還降低了成本,讓優質內容能夠更廣泛地觸達用戶。”

此外,AI還在音頻獲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陳強提到,蜻蜓FM通過AI技術和小程序的結合,實現了精準的內容推薦和用戶引流,極大地提升了平臺的用戶活躍度和留存率。

“但從某種程度上講,生成式AI降低了音頻創作的門檻,UGC內容(用戶生成內容)質量參差不齊。”陳強指出,這也給平臺的管理帶來了挑戰,需要建立“內容篩選金字塔”以便精準定位。“對于權威新聞類內容,可以用AI將其文本音頻化,快速觸達用戶;但對于情緒密集型內容,比如兒童故事、教育等,則需保留真人演繹。‘雙輪驅動’下,方能保證效率又守住質量門檻。”

音頻平臺對楊瀾等名人IP的打造策略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不僅要對內容分層管理,還需激勵優質創作者。陳強特別向記者提到,平臺要通過數據監測和反饋機制,不斷優化內容推薦算法,幫助優質創作者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從而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在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聊起視聽行業普遍遭遇的“付費墻”問題時,陳強表示,音頻行業的付費模式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因為我們做的是一套主播模式,所以目前還處于偏早期的階段。與短劇不同,音頻內容的創作和傳播需要一定的門檻和專業積累,這使得音頻平臺能夠更好地構建與用戶之間的信任關系。所以,音頻行業的‘付費墻’相對較低”。

“一方面,我們通過把馮唐、楊瀾、伊能靜等打造成獨立的超級IP,將高凈值人群導流至平臺付費,實現‘知識付費版短劇’的裂變傳播;另一方面,下沉城市和銀發群體將成為音頻行業的新增量,我們將通過打造適合這些群體的內容,進一步擴大用戶基礎。”陳強對用戶增長持樂觀態度。

陳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耳朵經濟’遠未觸及天花板,分垂類來看,仍有突破空間,用戶會因持續復購形成黏性。這當中,選賽道一定大于選人,精準切入用戶需求的缺口,比盲目追逐流量更加可持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Ai 短劇 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天天影视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第一品 | 曰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区 | 鲁丝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