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8 22:23:31
3月28日晚間,通威股份公告稱,子公司永祥股份擬引入戰略投資者并實施增資擴股,戰略投資者合計增資不超100億元。此次增資擴股是通威股份基于長期戰略發展目標、優化資本結構的規劃安排,有助于公司充實資金實力、聚集優勢資源,鞏固行業領先的核心競爭能力。截至公告披露日,部分戰略投資者已簽署協議,其余正在推進相關流程。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陳俊杰
今日(3月28日)晚間,光伏行業一條新聞備受關注——通威股份子公司準備引入戰略投資者。
通威股份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永祥股份擬引入戰略投資者暨實施增資擴股,戰略投資者合計向永祥股份增資不超過100億元,合計取得永祥股份增資后的股權比例不超過27.0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公告披露此次參與的戰略投資者以金融機構為主。
通威股份表示,引入戰略投資者是公司基于長期戰略發展目標、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所作出的規劃安排,有助于公司充實資金實力、聚集多方優勢資源,進一步鞏固公司行業領先的核心競爭能力。
今日晚間,通威股份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永祥股份擬引入戰略投資者暨實施增資擴股,戰略投資者合計向永祥股份增資不超過100億元,合計取得永祥股份增資后的股權比例不超過27.03%。
100億元的增資主要是按照資產基礎法評估。截至2024年9月30日,永祥股份經審計合并報表口徑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56.93 億元。北京卓信大華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以2024年9月30日作為評估基準日,以資產基礎法評估,永祥股份全體股東權益評估價值為282.15億元,增值率9.82%。
參考前述評估結果,綜合考慮永祥股份市場競爭力以及增資擴股過渡期損益等因素,本次增資擴股前永祥股份股權估值為270億元。增資擴股完成后,通威股份仍將直接與間接持有永祥股份持股比例不低于72.97%,永祥股份將繼續納入公司合并報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與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附經雙方有權機關審議通過后生效的《增資協議》《股東協議》等文件;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已通過其內部投資審批流程,將盡快辦理協議簽署等相關事項;另有部分其他投資機構正在推進其內部投資審批及協議簽署流程,全體戰略投資者名單尚未最終確定,后續交易還需辦理資金交割、工商變更登記等手續。
通威股份表示,在戰略投資者退出安排方面,通威股份有權根據相關協議約定,全部或部分購買本次戰略投資者取得的股權,通威股份可采用非公開發行股份、可轉債或支付現金的方式實施前述標的股權收購。本次永祥股份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是公司基于長期戰略發展目標、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所作出的規劃安排,有助于公司充實資金實力、聚集多方優勢資源,進一步鞏固公司行業領先的核心競爭能力。
記者從通威股份有關人士處獲悉,戰略投資者以金融機構為主,完整名單要等到4月。
從財務數據看,永祥股份2023年尚盈利,但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從總資產和負債數據看,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總資產為664.8億元,負債總額為245.7億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總資產為679.96億元,負債總額為346.7億元。
今年1月,通威股份披露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2024 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為-70億元至-75億元。通威股份表示,在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市場價格大幅下降,甚至持續低于行業現金成本沖擊下,疊加全年長期資產減值報廢約10億元影響,公司雖維持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入,但預計全年仍錄得虧損。
實際上,永祥股份作為全球高純晶硅龍頭企業,目前合計擁有高純晶硅產能超過 90萬噸,連續多年全球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具備包括規模、成本、技術、市場等多個方面顯著領先行業的競爭優勢。
之前,通威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了永祥股份的降本動作。
永祥股份單位綜合電耗降至50度以下,硅耗已低至1.04kg/Kg-Si以內。 成本口徑一般可劃分為現金成本、生產成本、完全成本,從最近一個完整會計年度的角度來看,公司2023年度高純晶硅產品平均生產成本已降至4.2萬元/噸以內,核心競爭力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