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1 14:26:11
4月1日,港股三大指數沖高回落,恒生科技指數午后漲幅收窄。盤面上,醫藥股集體走高,煤炭股普漲。主流ETF方面,港股通汽車ETF(159323)、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跟隨指數小幅上漲。恒生科技成分股方面,小米集團、中芯國際、美的集團等領跌,小鵬汽車、網易、快手等領漲。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快速流入港股市場:其中南向資金3月共“掃貨”1602.82億港元,不僅連續第三個月凈買額超千億港元,同時也為歷史第二高峰值記錄,僅次于2021年1月(3106億港元)。個股層面,科技、消費巨頭獲南向資金“爆買”:3月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靠前的分別是阿里巴巴、小米集團、中國移動、快手、騰訊控股、美團、招商銀行、比亞迪股份、紫金礦業、泡泡瑪特,其中科技龍頭阿里巴巴獲凈買入237.03億港元,新消費龍頭泡泡瑪特獲凈買入10.74億港元。
二季度尤其是4月,港股整體有望迎來內外資共振。隨著關稅擔憂加劇,華爾街大行紛紛給出避險策略,港股或成外資避風港。其中摩根士丹利認為投資者應買入更多離岸中資股,因為對等關稅對中國以外的經濟體產生的影響可能相對更大。此外,南向資金3月凈買入額超1600億港元,單月凈買額歷史第二,4月南向資金有望持續流入。
倘若后續市場進一步定價國內廣譜周期性復蘇,南向資金有望進一步增配港股核心資產:1)DeepSeek 引領中國 AI 產業發展或持續推動中國科技股價值重估,其中阿里、騰訊、小米等主要標的大多在港股;2)今年政策重點是提振消費、全面擴大內需,而港股集中了不少“稀缺性”新消費標的,國奢(老鋪黃金)、國產美妝(毛戈平)、國潮(泡泡瑪特)等眾多新消費龍頭股皆在港股上市。
南向資金年內凈流入近4400億港元,如何一鍵配置港股科技公司?公開信息顯示,恒生科技指數ETF(場內:513180;聯接A/C:013402/013403)標的指數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龍頭,軟硬科技兼備,成分股深度聚焦AI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其中阿里、騰訊、小米、美團、中芯國際等有望成為中國科技股“七巨頭”。恒生科技指數代表了中國AI核心資產,長期有望高景氣。
【港股相關ETF】
醫藥龍頭——恒生醫藥ETF(159892)
互聯網龍頭——恒生互聯網ETF(513330)
消費龍頭——港股消費ETF(513230)
汽車龍頭——港股通汽車ETF(15932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