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關稅風暴來襲,機構堅定看好中國資產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6 22:52:48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趙云    

隨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來襲,4月3~4日,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市場均遭重挫,其中美股上周四、周五罕見連續暴跌,被一些機構人士稱為“難得一見的大場面”。中概股也受到連帶影響,出現了大幅調整。

此次全球市場大幅波動將如何影響A股?風險釋放中又有哪些投資機遇值得關注?圍繞此輪關稅“沖擊波”,各大券商紛紛組織專題會議深入探討,“內循環”“科技自主”成關鍵詞。就相關熱點話題,多位資深行業分析師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他們表示,近年來,對美出口金額占我國外貿比例持續走低,此次關稅影響整體可控。此外,A股當前整體估值仍處在底部區域,權益資產具有很好的投資性價比。

全球資本市場遭遇風暴

美國股市創出近年來最糟糕表現。在特朗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后,美國科技股幾乎全線大跌。例如,4月3日當天蘋果公司股價下跌超過9%,創出近幾年的單日最大跌幅。

4月4日,中方宣布反制,對所有原產美國的商品一律加征34%的關稅,并限制一些重要的稀土金屬出口。美股再度應聲暴跌。4月3日至4日,納斯達克、標普500指數的累計跌幅都超過了10%。據機構統計,兩天內,美股的市值跌去了6萬多億美元。從高點至今,美股市值已經蒸發了逾10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科技七姐妹”市值就跌去了逾5萬億美元。

同期,歐洲、亞太股市也紛紛下跌。其中,歐洲斯托克50、德國DAX、法國CAC40、日經225指數分別累計下跌8%、7.8%、7.43%、5.45%。

受特朗普“對等關稅”影響,全球經濟走弱預期大幅增加,大宗商品市場同樣哀鴻遍野,路透CRB商品指數4月3~4日累計下跌8%。4月4日晚間,布倫特原油價格跌幅一度超8%,一度下探至64美元/桶,創下近3年多來新低。前期屢創新高的國際金價也出現下跌,紐約金一度跌至3032美元/盎司,倫敦金一度跌破3020美元/盎司。與此同時,有色金屬也遭遇重挫,4月4日晚間倫銅期貨價格跌幅近7%。

機構熱議“對等關稅”

此次關稅“沖擊波”之前,中國資產在年內領跑全球市場,恒生科技指數一季度上漲20.74%,跑贏納斯達克100指數29個百分點。

4月4日A股和港股休市,但當晚美股暴跌,中概股也受到連帶影響,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下跌8.87%,相關中概股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不少都跌了10%左右,引發投資者關注。

那么,此次“對等關稅”對宏觀經濟和市場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清明假期期間,相關話題引發了機構的廣泛關注。各大券商爭相組織專題會議展開深入探討。據了解,有頭部券商4月4日下午召開了一期美國關稅線上研討會,由于報名人數過多,瞬間滿額,為此特意在6日下午再次發起線上研討會。據記者觀察,這些券商舉辦的會議中“內循環”“內需”“消費”等關鍵詞出現的頻率較高。

某券商首席向記者表示,美國的“對等關稅”對全球的沖擊在所難免,市場的波動可能會加大。而在長城證券策略團隊看來,從美國的相關聲明來看,4月2日并不是靴子落地,而是混亂升級的序章。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對等關稅”的利空短期可能已經靴子落地。丹羿投資基金經理龔海剛向記者表示,“特朗普政府針對全球所有貿易伙伴加征關稅,一次性落地也是利空出盡。從投資角度我們基本早就規避了出口敞口的風險,很早就清倉了一些標的。這個事情物極必反,后續只會有邊際利好。”

而就4月4日中概股的調整,某券商資深科技行業分析師向記者分析指出,中概股此次大跌可能是受到外資流動性的影響,“其實黃金現在也是跌的狀態。另外,市場認為可能對阿里和蘋果的合作,或對芯片進口有影響。但主要還是對英偉達芯片供應的擔憂,其他的影響應該有限。”

雖然最近中國資產也隨全球大勢調整,但是今年來的整體表現還是較為強勢。截至4月4日收盤,在美股市場,道瓊斯、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年內分別累計下跌9.94%、13.73%、19.28%,而納斯達克金龍指數則上漲1.73%。

內循環主題引發關注

記者了解到,這幾天不少上市公司都忙著與市場溝通,分析師也忙著向市場傳遞糾偏信息。某出口型上市公司董秘表示,“美國對全球征收‘貿易不對等’關稅,大家第一反應可能是負面影響巨大,然而公司認為這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一次全球供應鏈再分工。”

不過隨著各國間對貿易政策博弈的加劇,最近動態消息變化較多,一些分析師也感到無所適從。“消息變化太快,剛寫好的報告又要撕了。”某券商行業首席頗為無奈地表示。

總體而言,目前市場認為,此次美國超預期加征關稅對電子、輕工、家電等行業的出口影響較大,一些相關A股上市公司4月3日就出現大跌。與此同時,受到全球市場風險偏好下降的影響,前期走強的科技行業股票也出現調整。

站在當前時點,不少機構認為,接下來市場主線或將切換至內循環主題。“國內面對出口壓力,二季度預計會繼續加碼內需、消費。其實風格切換也是大家從投資上避開出口鏈,專注內需。”龔海剛指出。

展望后市,長城證券策略團隊日前指出,美國新一輪超預期關稅政策落地之后,各國股市會伴隨市場對于經濟預期的悲觀而承壓,除了提高避險資產(如黃金、國債)的配置比例之外,預計國內政策在后續會出臺針對擴張內需的政策,以此對沖美國關稅對出口帶來的壓力。

華金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鄧利軍向記者指出,外部負面因素短期對A股有一定影響,但國內政策和流動性寬松使A股可能相對偏強。預計短期內需和國產替代相關行業可能相對占優。首先,提振內需相關的行業可能受政策支撐而相對偏強;其次,反制措施相關的稀土、半導體等關鍵資源品和國產替代相關行業可能受益。

另外,綜合這幾天各券商行業分析師的觀點,市場上受關稅沖擊影響較小的細分行業還包括教育出版等。

科技自主重要性凸顯

相比內需板塊,4月3日,在申萬一級行業中跌幅居前的幾乎都是受此次美國關稅新政沖擊較大的行業,如家電、電子、汽車、輕工制造、紡織服裝等。而從申萬二級行業來看,消費電子、通信設備等科技行業領跌。事實上,最近幾周,前期領漲的AI(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科技主題已經開始調整。

不過,在采訪中,目前一些機構認為,盡管近期科技行業出現調整,但從中長期的維度,可繼續看好后市。

申萬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向記者指出,盡管市場短期出現調整,但2025年科技結構牛判斷不變,當前可能還不是科技中級別調整波段,繼續推薦:國內AI算力和應用、具身智能、低空經濟。

西部證券科技團隊發布最新研報指出,關稅政策可能加劇供應鏈風險和技術封鎖預期,進而倒逼半導體設備、信創軟硬件等核心領域加速國產替代,科技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凸顯。具體而言,從產業鏈傳導看,關稅政策可能將直接推高關鍵硬件以及原材料的進口成本,疊加美國對華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升級,短期內可能導致依賴進口技術的企業面臨盈利壓縮風險。而中長期視角看,關稅壁壘和科技封鎖下半導體設備的國產替代邏輯進一步強化。建議關注模擬芯片、半導體設備、GPU(圖形處理器)、ASIC(專用集成電路)、SoC(系統級芯片)等方向的國產替代。

某券商資深科技行業分析師則向記者表示,“近期科技股的調整主要不是受關稅影響,是因為市場對算力的支撐情況有質疑。當然,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漲多了,一旦后續對算力需求出現一些低于預期的情況就會引發下跌。”

在她看來,4月3日科技板塊內部出現分化,中芯國際等多家半導體龍頭企業出現逆勢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關稅沖擊背景下,市場對進口替代邏輯的認可。“美國的芯片以后是否斷供存在變數,所以無論如何在科技領域我們都會更加自主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關稅 科技 中國 機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天堂在线怕怕视频 |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 | 亚洲一二三级看视频香蕉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