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7 09:04:52
每經編輯 段煉
當地時間4月6日,加沙地帶媒體辦公室發表聲明稱,自3月18日以色列軍隊違反停火協議、重啟加沙戰事以來,已有490名兒童在襲擊中喪生,全部死亡人數已達1350人。
聲明強烈譴責以軍對加沙平民,特別是兒童的“系統性屠殺”,稱這是以軍正在進行的“種族滅絕戰爭”中的又一嚴重罪行。聲明稱,以色列、美國以及參與軍事行動的其他國家應對持續殺戮負全部責任,聲明呼吁國際社會立即制止這場暴行。
當地時間2025年4月6日,加沙城市,以色列對加沙城市的納基爾街實施攻擊后,巴勒斯坦兒童的遺體被送往阿赫利浸信會醫院進行葬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以軍襲擊急救車隊致15死
視頻曝光后改口,承認“犯錯”
據巴勒斯坦紅新月會稱,3月23日,一支由醫務人員和人道主義工作人員組成的急救車隊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遭遇以軍炮火襲擊,連同所乘車輛一起失蹤。3月底,15名遇難者的遺體被發現。
蒙齊爾·阿比德是在巴勒斯坦紅新月會有十年工作經驗的醫護人員,也是3月23日加沙急救車隊遭襲事件的幸存者。他證實了巴勒斯坦紅新月會5日公布的現場視頻的真實性,并駁斥了以軍關于事發時這些車輛關閉了車燈的說法。他告訴記者,事發時急救車隊車輛的車燈和警示燈都處于開啟狀態,但以軍直接向他們射擊。
巴勒斯坦紅新月會醫護人員 蒙齊爾·阿比德:突然間 (以軍)直接向我們射擊,猛烈的火力攻擊導致救護車停止前行,車里面一下完全沒有聲音了,車內的燈,車的外燈和警示燈都亮著,但因為遭到射擊,車里面是安靜的。救護車于是停在了你在視頻中所看到的位置,靠近電線桿的位置。
蒙齊爾·阿比德說,遇襲后,自己被以軍拘留了15個小時,遭到了毆打等虐待。在這期間,他看到過遇襲車隊中其他的醫護人員,處境堪憂。
巴勒斯坦紅新月會醫護人員 蒙齊爾·阿比德:阿薩德·納薩斯拉(失蹤的醫護人員),我最后看見他的時候,他被以軍蒙著眼睛,手綁在背后,穿著短褲被推著前行。這是我最后看見他的時候,后面就不知道了。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4月6日報道,以色列軍隊承認其士兵在3月23日于加沙南部殺害15名緊急救援人員的行動中犯了錯誤。據報道,一名以軍官員5日晚上向記者介紹說,以軍士兵早些時候向一輛載有3名哈馬斯成員的汽車開火。當救護車停在這輛汽車旁邊時,士兵們認為他們受到威脅并開槍射擊,盡管沒有證據表明任何緊急救援隊成員持有武器。
報道稱,以軍官員5日承認以軍先前關于有車輛未開燈靠近的說法不準確,并將此報告歸咎于參與行動的部隊。此前,以軍曾堅稱至少有6名醫務人員與哈馬斯有關——但迄今為止未提供任何證據。
一名遇難醫護人員用手機拍攝的視頻顯示,在接到救助傷員的電話時,車輛確實亮著燈。視頻顯示,遇襲車輛標識清晰,醫護人員穿著反光高能見度制服。
3月30日,醫護人員將一些緊急救援人員的遺體從救護車上卸下。這些急救人員在3月23日因以軍開火而喪生。圖片來源:參考消息(法新社)
這段手機視頻最初由《紐約時報》分享。視頻顯示,黎明前,沒有任何預警,槍聲突然響起,車輛停在了路上。視頻持續超過5分鐘,可以聽到這位名叫雷法特·拉德萬的醫護人員進行最后的祈禱,然后聽到以色列士兵走近車輛的聲音。
約10枚火箭彈從加沙發射
以軍:攔截了5枚
總臺記者獲悉,當地時間4月6日晚,以色列中部、南部的阿什杜德和阿什凱隆等多地響起防空警報。
隨后不久,以色列國防軍發表聲明稱,當晚大約有10枚火箭彈從加沙地帶發射,以軍攔截了其中5枚,目前多個地區都有落下彈片的報告,以軍正對此展開調查。以色列軍方電臺報道稱,阿什凱隆有一人被彈片擊中受傷。此外,以軍方電臺還報道稱,以軍當晚對加沙地帶中部的代爾拜拉赫發動了空襲,向以色列發射的火箭彈就是來自這一地區。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6日晚說,向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杜德發射了火箭彈。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6日晚表示,已指示以色列國防軍繼續并擴大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對哈馬斯予以沉重打擊,以回應當晚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的行為。
美軍空襲也門
特朗普將見內塔尼亞胡
央視記者獲悉,當地時間4月6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抵達美國,他將于7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會面。
據此前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發布的聲明,內塔尼亞胡將與特朗普討論關稅問題、推動被扣押人員獲釋及以色列與國際刑事法院的糾紛等一系列議題。
聲明還稱,內塔尼亞胡將成為在美國宣布向全球征收關稅后首位與特朗普會面的外國領導人。
據胡塞武裝衛生部門消息,當地時間4月6日晚間,美軍空襲也門首都薩那舒歐卜區并造成人員傷亡。目前,死亡人數上升至4人,受傷人數上升至16人。
美軍目前對此暫無回應。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劉思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參考消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