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9 05:56:24
◎《意見》指出,完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綜合考慮高校辦學質量和畢業生就業狀況,優化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制定專項招生計劃。
◎《意見》要求,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支持民營企業穩崗拓崗,深挖吸納就業潛力。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4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發布,對構建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有關工作作出部署。
《意見》提出,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以產業端人才需求和就業端評價反饋為指引,全鏈條優化培養供給、就業指導、求職招聘、幫扶援助、監測評價等服務。經過3至5年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全員、功能完備、保障有力的服務體系,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堅實保障。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的規模還比較大,經濟雖然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但也面臨一些困難。此外,外部不確定性因素還在加大,這些都會給就業造成一定影響。“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中辦、國辦發文,我認為是要求各地政府、高校都要重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
《意見》指出,完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綜合考慮高校辦學質量和畢業生就業狀況,優化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制定專項招生計劃。圍繞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要,鼓勵高校建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完善轉專業、輔修其他專業等規定。加快完善國家職業標準體系,指導高校及時對接轉換、更新人才培養方案,全面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創新思維和就業能力。
記者注意到,數據顯示,2025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曾表示,今年將面向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出臺新一輪支持政策,穩定招聘規模,擴大“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人員數量,實施百萬就業見習計劃,全面推廣求職訓練營,推進“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證書”制度。
“過去,我們的招生體制與市場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儲朝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份《意見》多次出現了“市場”這個關鍵詞,就是要打破過去的體制,使就業工作更加符合市場化、社會化的需求。
此外,《意見》還提到,優化高校層次類型和區域布局,引導高校明確辦學定位、分類特色發展。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主動對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組織地方和高校開展新設學科專業人才需求論證、存量學科專業就業狀況評估。優化高校資源配置,推動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質量更加契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
《意見》指出,推動校內外招聘資源共享,建設一批區域性、行業性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對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及其與高校開展的招聘活動,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發揮創業帶動就業作用,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支持高校畢業生發揮專業優勢到新業態新模式、中小微企業等就業創業。
《意見》要求,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支持民營企業穩崗拓崗,深挖吸納就業潛力。群團組織圍繞服務對象需要,提供特色化求職招聘服務。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社會組織等挖掘優質資源,提供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專業化就業服務。鼓勵志愿服務組織、慈善組織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社會組織開發崗位資源或提供公益性就業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負責人就《意見》答記者問時指出,求職招聘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關鍵環節,高校、畢業生、用人單位都十分關注。當前,求職招聘工作合力依然不足,還不能完全滿足高校畢業生對高品質服務的需要。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要著眼促進崗位資源共享,提出建設一批區域性、行業性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著眼發揮創業帶動就業作用,提出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著眼鼓勵多渠道就業,提出支持到新業態新模式、中小微企業等就業創業。
儲朝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從長遠、更大范圍解決就業問題的角度來看,主要要依靠市場的力量。民營企業是就業的主要力量,如果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勢必會對就業造成影響。所以,要給民營企業更多的支持,提高民營企業崗位的吸引力。
記者注意到,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4)》,2023年,民營企業數量超過5300萬戶,占全部企業數量的92.3%,提供90%以上城鎮新增就業。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