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9 15:27:33
2025年4月,參加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的眾擎“PM01”人形機器人,已開啟現貨銷售。此前,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也在“交個朋友”淘寶直播間亮相帶貨,5分鐘內銷售額達128萬元。隨著具身智能發展,互聯網大廠紛紛布局賽道,這將推動機器人在物流與供應鏈、數據與算力共享等領域應用,加速技術迭代和產業發展。
每經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文多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才“跑”完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的“眾擎PM01”人形機器人已經開啟現貨銷售。作為本次賽事的官方支持伙伴,京東也鉚足了勁——據稱,除了已上架的“宇樹G1”人形機器人、眾擎機器人外,賽事同款機器人也將在京東同步上線。
早在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圖靈就在他的經典論文《計算機與智能》中展望了人工智能可能的兩條發展路徑:一個是專注于抽象計算所需的智能,即“離身智能”;第二個則是“具身智能”,即智能體通過身體與環境的互動產生智能行為。
圖靈的“夢”,70年后照進現實。在蛇年春晚舞臺亮相后,宇樹科技的雙足人形機器人爆火。上個月,它在“交個朋友”淘寶直播間亮相“帶貨”,5分鐘內銷售額達128萬元。
2月18日,宇樹科技華北區域銷售李響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透露,因訂單量大,訂購需要等至少兩個月的時間,和買車一樣需要等待“排產”。另據客服4月18日介紹,價值9.9萬元的宇樹G1,將于4月25日上架“宇樹京東自營旗艦店”。
如果圖靈還在世,他會不會也買一臺呢?
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眾擎PM01前陣子因與網紅“甲亢哥”一起跳“斧頭舞”而全網爆紅,4月19日,這款機器人也參加了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目前,其已在京東平臺上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京東方面了解到,這款機器人搭載Intel N97和NVIDIA Jetson Orin雙芯片,配有高精度傳感器和智能控制算法,可以實現動態平衡和步態自適應調整,是全球首款能夠完成前空翻的人形機器人。
登上過蛇年春晚舞臺的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也是款人氣產品。李響告訴記者,“春晚同款”的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購買到手時,只能完成揮手、握手等幾個簡單動作,而空翻等爆發性動作,則需要二次開發。
“宇樹科技會開發接口,并提供技術支持,但二次開發步驟,主要還是需要消費者自己完成。”李響還表示,但售價9.9萬元的宇樹G1不能二次開發,只有固定動作。
眾擎PM01的購買詳情頁也顯示:“標配出貨動作之外的功能需要客戶自己進行二次開發。”記者咨詢客服了解到,眾擎PM01“商業版”售價8.8萬元,只有標配動作,售價近18.8萬元的PM01“教育版”可二次開發。眾擎PM01出廠基礎配置的功能包括行走、打招呼和握手。
所以,想買到一款能自由聊天的機器人,現階段還很難。
在詢問需要多久到貨時,李響告訴記者:“購買需要等兩個月,一是因為訂單量大,二是需要等排產。”2月時,宇樹科技還未在京東上架人形機器人產品,購買需要與公司簽采購合同。
記者注意到,購買眾擎PM01也需要等兩個月以上。
相較于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的銷售已經十分“成熟”。京東平臺數據顯示,一款“蔚藍阿爾法機器狗”已售出上千件,一款“可立寶機器狗”已售出超3000件。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3月31日晚,宇樹G1亮相交個朋友淘寶直播間,它的身份是“全球首個AI機器人主播”。直播過程中,宇樹G1作為主播講解商品,并帶貨自家“Go2”機器狗(售價為9997元起)。
交個朋友數據顯示,其5分鐘內銷售額達到128萬元。這一數字幾乎與經驗豐富的頭部主播在大促專場時的銷售效率相當。
4月2日晚,同為杭州AI“六小虎”的“云深處科技”,也在交個朋友直播間展示了該公司的機器狗產品。“以前的機器人像僵尸,現在的機器狗像動物。”羅永浩幽默地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云深處科技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巨頭合作,其機器人在變電站巡檢、地下隧道探測、災后現場偵查等復雜環境中展現出高可靠性與強適應力。
如今,人工智能不僅存在于代碼和屏幕之中,它已經開始擁有身體,具備感知物理世界、自行決策并執行任務的一體化能力。機器人行業也迎來了從封閉系統向通用平臺轉變的趨勢。
這種開源特性和產品本身具備的功能性,讓其走向更多場景。記者了解到,在京東售價4.2萬元的眾擎“SA01”雙足機器人具有開源特性,用戶能夠依據個人需求輕松添加機械臂等模塊,從而拓寬其應用范圍。這讓該機器人可適用于科研教育領域,也能在工業、服務等領域發揮價值。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近年來,京東將AI戰略重點放在產業端的應用,如數字人直播、物流優化等,但在面向C端用戶的AI產品方面相對低調。但在前不久,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現身香港科技大學,參觀多個人工智能相關項目,此事引發了諸多猜測。
無論是招兵買馬還是自建團隊,不難預見的是,互聯網“大廠”之間圍繞具身智能領域的交戰將變得更加激烈。機器人在制造業、服務業、醫療、家庭服務等各個領域的巨大潛力,吸引了“大廠”們前來栽花、插柳。
幾乎所有互聯網巨頭都身處棋局之中。
今年初,“BV百度風投”參與了機器人公司“維他動力”近億元的種子輪融資。
去年10月,具身智能公司“星動紀元”完成近3億元Pre-A輪融資,阿里等聯合領投。阿里此前還參投了通用機器人公司“逐際動力”。值得一提的是,參與逐際動力A輪戰略融資的6家機構中,有3家來自產業方,覆蓋人工智能、汽車制造、物流和城市綜合服務等多個戰略性應用場景。
美團也在機器人領域頻繁“下單”。據報道,去年2月,“美團戰投”參與了宇樹科技近10億元的“B++輪”融資;6月,美團戰投又參與銀河通用機器人的天使輪融資??
4月19日,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李志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除了通過產業基金途徑參與具身智能初創企業投資外,在業務側也有路徑可以實現自身與具身智能產業的協同。
李志起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是物流與供應鏈協同,京東的自動化倉儲和配送體系可集成物流機器人,以此推動具身智能技術在分揀、運輸等環節的規模化應用,加速技術迭代;二是數據與算力共享,阿里云等平臺的海量數據資源和人工智能算力可支持機器人算法訓練,如通過云、邊協同優化機器人決策模型。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也在4月19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電商平臺在具身智能產業側的應用路徑,因各家公司“基因”不同,路徑也有差異。對京東而言,其因有智能物流體系的技術底座,可以將人形機器人應用至倉儲、分揀等環節。
“此外,還可以通過場景開放進行生態上的聯動。電商平臺的線下零售、社區服務等場景可作為具身智能落地試驗田。在服務場景中引入服務型機器人,驗證人機協作模式。”李志起補充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